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黄淮学院能源工程学院2024年招聘启事

来源:高校网 | 发布时间:2024-01-10 14:57:00 |  访问:581

一、学校简介

黄淮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学校创立于1971年,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5g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目前,学校主要有南北校区、医学院校区,占地面积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59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1万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8人、副高级职称4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0余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qian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多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达209万册、电子图书23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及各类应用平台67个。土木工程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综合能力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三,在全省市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特色办学之路。

二、能源工程学院简介

能源工程学院是黄淮学院重点发展的特色学院,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重点建设单位。现开设有物理学(师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是学校最早的师范类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能源汽车工程为省级特色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和智慧能源工程为产业学院特色专业。光学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能源动力为校级重点学科。2020年获批新能源产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2021年获批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河南省新工科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获批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特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教授、副教授28人,博士48人,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1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理事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6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河南省教学标兵5人,驻马店市拔尖人才5人,天中学者2人。光电转换与控制技术团队为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教学科研

学院现有国家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汽车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微电网控制中心、新能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物理实验示范中心等各类实验实训分室48个,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拥有省级工程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工程中心4个、市级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

学院科研实力强劲,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6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等23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236篇,出版专著教材31部,授权国际及国家专利136项。

人才培养

学院形成“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近五年,获国家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出彩河南人20强;在全国学科竞赛获国奖106项、获“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奖;教师指导学生获授权国家专利86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考研录取率30%以上,就业满意度98%以上。

三、招聘领域

(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2.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

3.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

5.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方向)

(二)新能源汽车工程

1.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2.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

3.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方向)

(三)储能科学与工程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2.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

3.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

5.材料科学与工程(储能方向)

(四)智慧能源工程

1.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

2.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4.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5.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

(五)物理学(师范)

1.课程与教学论(物理)

2.物理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光学)

3.光学工程

四、高层次人才类别与条件

(一)学科领军人才(a类)、学科带头人(b类)、学科方向负责人(c类)。条件要求详见《黄淮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二)博士毕业生(e类)

基本条件: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毕业于国内高校或当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400名以内的国(境)外高校;符合引进计划的岗位需求”(详见《黄淮学院2023年度博士研究生人才引进计划》)

根据近5年内取得的科研业绩,分为3个档次:

1.博士毕业生(e1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人文社科类博士在sscia&hci或我校认定的本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科类博士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二区发表论文2篇;工科类博士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2)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仅限应届毕业生,且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且人文社科类博士在sscia&hci或我校认定的本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科类博士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在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

3)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项并能将项目转入我校,且人文社科类博士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科类博士在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三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在sci三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2.博士毕业生(e2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人文社科类博士在sscia&hci或我校认定的本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科类博士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在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3.博士毕业生(e3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人文社科类博士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1篇;理科类博士在sci三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在sci三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五、高层次人才待遇与聘期

(一)聘期

1.abc类人才的聘期原则上为3-8年,具体执行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聘任协议中约定。

2.e类人才的聘期分为4年和8年两档,应聘人员可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

(二)待遇

1.学校提供丰厚的薪酬、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优厚待遇(见表1)。

1.黄淮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一览表

人才类别住房安家费

(万元)

税前薪酬

(万元)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文科理科工科
学科领军人才(a1、a2)待遇面议
学科带头人

(b1)

免费提供

住房

100年薪80100300600
学科带头人

(b2)

80年薪6080200300
学科方向负责人(c)免费提供130平米住房,在服务期8年期间免费居住;服务期满8年后,若继续在学校工作满8年,住房居住权归己所有。60年薪303050100
博士毕业生

(e)

e160执行学校工资标准203040
e235152030
e320101520

2.其他说明:

1e类人才入职后实际待遇实行动态管理,入职后一年内科研成果达到更高档次要求的,根据所达到档次享受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和配偶工作安排相关待遇。

2)未取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者,享受副教授待遇;已取得副高级职称者,享受教授待遇。期限均为5年。

3)聘期内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者,享受博士学位津贴3000/月。

4)凡选择4年聘期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减半,学校提供公寓免费居住(如学校暂无房源,聘期内提供租房补贴1500/月);凡选择8年聘期的,学校免费提供130㎡住房一套,8年服务期满后,若继续在学校工作满8年,该住房居住权归己所有。如学校暂无现房,提供公寓周转房免费居住或提供租房补贴1500/月,至交房后半年。

52023年签订引进协议时,配偶也是博士,且符合招聘条件和引进计划的,可根据其类别享受对应的待遇。但夫妻双方只享受一套相应的住房,同时,学校额外补贴给夫妻双方共40万元。

62023年签订引进协议时,配偶为全日制普通硕士(e1类博士及以上人才配偶学历可放宽至全日制本科),以人事代理方式校内安排配偶工作。

7)出站博士后来校工作后,可根据河南省有关政策,学校积极协助申报博士后留豫来豫工作安家费。

8)学校在相应学区(黄淮学院附属小学驻马店市第二十七小学、黄淮学院附属小学驻马店市第三十三小学、黄淮学院附属中学驻马店市实验中学)帮助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六、有关情况说明

1.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投递至联系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2.全年常态化招聘。应聘人员应提供成果、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并提供论文检索报告。面试和试讲按照《黄淮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进行。

3.学校人事处及时受理学院推荐的拟同意引进博士的材料,经学校研究后回复学院,办理相关接收手续。

4.本公告由能源工程学院负责解释。

5.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76号黄淮学院北校区能源工程学院

邮编:463000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13939640534(同微信)

联系邮箱:wfliu2301@163.com

学校网址:www.huanghuai.edu.cn

推荐:更多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高校小招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